六章 轻甲轻骑(1/2)
短弓轻甲,二十骑从远处飞驰而来。
这个时代的铁器其实已经有了,毕竟战国看着挺久远的,其实从战国到秦末,再到西汉中间的时间并不长,甚至在在秦墓中发现过环首刀,但是由于炼铁技术的原因(铁的熔点比青铜高)一般炼出来的铁偏软。
多锻铁虽然强度比青铜高,但是其造价也高,所以并没有大量配备于当时军队。
因此无论哪国都没有发展出具装骑兵来,这个时代只有轻骑兵这个选择。
弓且不谈,这甲具倒是有些说头。
毕竟骑兵多少还是精贵的,一个合格的骑兵那是用钱烧出来的,武帝时期,武帝带着期门军在上林苑练兵,每年光是马蹄开裂只能杀了吃肉的战马就要消耗上千匹,至于人吃马嚼又是一个天文数字,愣是把文景二帝攒下来的百年家底打空了。虽只是一部分,但这足以证明骑兵的价值。
所以保护的甲具是必要的,甲身,甲裙和甲袖一个不少。
制作皮甲,像是赵简和老齐身上的不是野牛就是野猪皮,虽然效果还行,但是最顶级的皮甲当属犀牛皮。
铠甲这个东西很早就有了。
葛庐之山发而出黄金,蚩尤受之以为铠甲。––《管子·地数篇》
当然,那时候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,还没有出现铜器,所以这条记载不太可信。
而另一个说法是少康的儿子杼创造的甲。杼是夏王朝第六代国君,根据历史资料,夏代已经进入阶级社会,有了常备军队,并经常与部落发生战争,有可能在这个时期里,产生了在战斗中防护躯体的甲。
这些不谈,至于骑兵们身上的皮甲由身甲、甲裙、甲袖三部组成。每部分又由数十个甲片编缀而成。
这种皮甲在制造时,先把加工好的皮革切割成大小不等的甲片,然后根据身体各部分的形状、尺寸,把皮甲片用丝带或细皮.条编织在一起,成为一套完整可穿戴的皮甲组件,如胸甲、肩甲、胁甲等。所以这种用丝绳缀联在一起的皮甲也叫组练。
腰间青铜剑三掌来长,毕竟铜剑在铸造的时候为了追求足够的硬度而加了大量的锡,虽然硬度上去变得锋锐了,但是同样更脆了。
像是号称千古一帝的秦始皇,在他的墓中发现有超过八十厘米的青铜剑,那玩意有掉地上摔成三截的,时间的关系不是没有,但更多的是大帝在搞自己墓中武器的时候为了追求美观,根本没把实用放在考虑范围内。
不过饶是如此,秦墓中出土的铜剑过了两千多年依然锋利无匹。
抱歉,章节内容加载错误,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。
Sorry,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.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.
抱歉,章節內容載入錯誤,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